瀏覽:人次
Published on : Jul 27th 2014
中國神秘、精致的氣質(zhì)曾影響了西方世界的文化,并推動了西方美術史進程。在日本學者小林太市郎看來,風靡于18 世紀歐洲的“洛可可”風格,應該稱為“中國- 法國式”才夠準確。當時傳入西方世界的中國文化和藝術形式被廣泛宣揚,以“中國”為概念的泛東亞美學理念在西方落地。直至今日,“東方中國”的傳統(tǒng)美學仍是很多設計師靈感的來源。
東方主義回潮
21 世紀以來,中國人的消費能力令國外各頂級品牌轉(zhuǎn)換市場營銷策略:被中國消費市場認可,意味著品牌形象的超廣范圍推廣,以及經(jīng)濟效益的提升。此外,中國風再次觸動國際時尚圈,頂級服裝品牌設計師越來越多地運用到中國元素。甚至可以說,中國元素已經(jīng)成為掌握國際時尚趨勢的重要線索。2002年的 “Christian Dior 2003 春夏高級定制”便是一幕東方的奇異幻境,John Galliano 以中國雜耍為靈感,將東方式磅礴大氣的輪廓和法國高級時裝的精粹相結(jié)合。通過中國絲綢和刺繡的繁復細節(jié),傳達出John Galliano 心中充滿幻象的東方情懷,這場秀也成為時裝史上的一筆重彩。
以Louis Vuitton 為載體,Marc Jacobs 的“東方夢幻之旅”的靈感來自1970年代風行于巴黎的東方時尚,整個系列僅通過立領、滾邊、盤扣、闊袖等元素,就把意象傳達出來。經(jīng)典的 Monogram 花紋被處理成蕾絲,做成或黑或金的高開叉旗袍、扇面,長流蘇牽引著綺麗的東方美學靈魂,融入高級時裝的廓形。
城市格調(diào)的時裝語言
在西方文化研究學界,“上海”一直是討論東方時尚的熱門話題之一,代表了西方對東方美學的綺麗遐想。曾經(jīng)引領上海無盡風流的老克臘們的舊時風華,被很多設計師在有關東方的設計中反復提及。
2009 年底,Karl Lagerfeld 帶著以“Paris-Shanghai”為名的Chanel 2010早秋高級手工坊系列在黃浦江畔開秀。Coco Chanel 和Karl Lagerfeld 未曾到過上海,創(chuàng)作靈感是遙想和元素拼貼出來的夢境。秦兵馬俑的古式氣質(zhì)展現(xiàn)在手工拼綴的釘珠亮片等細節(jié)上;康乾時皇家風格的細節(jié),令Chanel 經(jīng)典的斜紋軟呢外套呈現(xiàn)出華美風貌;而傣族斗笠、衣服和手袋上的漢字,則豐滿了秀的造型。便是Karl Lagerfeld 用嫵媚香鬢倩影描述了上海的繁華盛景。
在北京頤和園短居過的Ralph Lauren,于2011 秋冬成衣秀上表達了另外一種情緒。整個系列以大面積黑色綢緞為主調(diào),妖嬈又傳統(tǒng)的紅、綠色點綴在襯衣和配飾等細節(jié)上;而披在肩上的飾皮草長大衣,及全黑西服傳達的霸氣和強勢,宛若叱咤十里洋場傳奇大亨。
中國博大的東方美學素材庫,正不斷給予頂級品牌的設計師豐富的靈感,而他們通過設計詮釋表達的既是想象中東方世界的氤氳幻境,也是西方世界魂牽夢縈的東方情愫。
成為時裝設計師
TO BE DESIGNERS
中國目前的時尚環(huán)境正在經(jīng)歷“制造”向“設計”轉(zhuǎn)型的過程,同時也是華人設計師對個人品牌風格的探索、思考、確立時期。開始擺脫模仿的華人設計師極其品牌服裝,不止備受國內(nèi)時尚圈青睞,更耀目于國際時裝周。一大批熱愛中國元素、東方美學的華人設計師,將個人風格演變?yōu)槠放频牟町惢?br />
謝鋒(微博)“JEFEN By Frankie”
謝鋒是首位登上巴黎時裝周的中國時裝設計師,這是中國時裝發(fā)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2006 年10 月1 日,中國設計師謝鋒的時裝品牌JEFEN 以“門”為主題參加巴黎高級成衣周,這是當季巴黎時裝周的開幕秀,也是中國時裝設計師品牌發(fā)布第一次被正式列入國際頂級時裝周的日程。
張肇達 “MARK FAIRWHALE JEANS、MARK LAZENEL”
張肇達設計的時裝現(xiàn)代、舒適、華麗、精致而又不失典雅的氣息,他每年都會在旅途中尋找時尚靈感,預測流行趨勢。每年推出4000多個時裝款式,無數(shù)場個人時裝發(fā)布會——張肇達展示了一位時尚才子的天才與靈氣。
祁剛“SEC”
祁剛的“SFC”設計風格呈現(xiàn)出多層次色彩及大量的皺褶的堆疊,既體現(xiàn)了中國定制女裝奢華、嫵媚的形象,也體現(xiàn)了中國當代藝術的風貌。無論是高級成衣還是高級禮服定制,祁剛都非常注重立體剪裁,比如最經(jīng)典的梯型、“S”型和大“X”型的形廓。
王一揚 “茶缸”/“ZUCZUG”
無論是“ZUCZUG”還是“茶缸”,都表達了品牌設計師王一揚對中國本土文化習慣的思考。已經(jīng)是中國當代時裝領軍人物的王一揚曾反復研究西方大師級的精良裁剪,但很快意識到,無論是從身形角度還是從氣質(zhì)角度,中國傳統(tǒng)式的扁平裁剪方式才是最適合中國人的。有了這樣的關聯(lián),“ZUCZUG”和 “茶缸”引發(fā)了同時代國人的強烈共鳴。